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创业 >

如何撰写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书?

时间:2024-04-18 21:42:09|浏览:

以下是本人大学四年参与创新创业比赛的一些经验,笔者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保研北京大学,在创新创业大赛中两次拔得头筹,希望有所帮助

01

选题没有三重性,贿赂评审也枉然

作为一个本科生申报一个课题,最重要的当然是选题,没有一个好的选题,那是万万不能的。选题选得好,只是课题申报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选题需要把握以下三重性:

第一,新颖性。大学生是什么?是祖国的花朵,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终归都是你们的。因此,你们代表的是先进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所以选题必须紧跟热点问题。那有人问孟德斯鸠,卢梭乃至孔孟之道就不能研究了?当然可以,只不过这样的研究尽量要立足现代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去寻找古人智慧,为什么要研究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是你的项目申报书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二,应用性。与新颖性要求相协调的是,你的研究需要解决哪些新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成果必须能解决问题,纯理论自洽性研究不可以吗?当然可以,只不过不适合大学生,因为越基础的理论所需要的功力越深厚,往往本科生无法实现那么宽的视域。而且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更能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评审老师对于大学生课题申报的评选更重要考察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局限于你的研究成果。

第三,驾驭性。题目再新,再有意义也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你选了一个不属于你这个年纪该做的课题也是很麻烦的。你凭什么让老师相信你可以做“改革开放成果分享机制研究”如此宏观的命题。改革开放时,你爸还在上小学呢!因此,选题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稳准狠,一旦被认为你的能力无法驾驭,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符合这三个特征的选题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02

逻辑思路要清晰,层次铺排要流畅

课题申报一定要把握申报主题这一核心内容,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项目书。提取了主要逻辑之后,要学会开枝散叶,不能每个部分就是一段话,没有向下深挖,也没有分门别类。社科类的项目书由于没有数据,公式,所以绝不能就是干巴巴的文字,而且还是一大段一大段堆在那,看得老师天旋地转,高血压要犯!

假设以“改革开放以来xx省农村高中校服样式变迁”为研究主题,我们要仅仅把握三个核心要素串起来的核心命题,这三个要素是:时间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对象要素(xx省农村高中校服),研究命题(样式变迁)。但是我们又不能孤立地去研究这三个核心要素,必须将其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项目介绍和研究内容的阐述。

再或者以“从监察权入法的视角看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变化”为主题,那么研究内容就得在核心命题基础上开枝散叶,第一部分,说明原本的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一个亟需进行体系化解释的概念。如果不搞清楚前提,我们怎么能研究监察权的确立对其的影响呢?第一部分又要具体细分几个研究点:立法维度下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实践维度下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检察院内部机构设置维度下的法律监督权,而立法维度下又可以继续细分为各个不同法律部门下对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规定,最后再进行体系化完整解读。

举这两个例子,只是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说明把握核心命题和铺排流畅层次这两个问题。遇到稍微复杂的命题,一定要实现每一层级下的分类是互异不交叉的,就像砌墙一样,保证每一块砖之间有关联,但又不可互相代替。然后通过技术性操作手段,实现阅读上的清晰明了,这个问题在文章最后一点还要重点强调。

▲▲▲▲▲

03

语言简洁不罗嗦,好话说在重点上

一般项目申报书各部分都有字数限制,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想,我超过几个字是不是没关系?在这些问题上千万不要以低于自己的智商来衡量评审专家的智商。对于有字数限制的部分,一定要略少于字数要求,比如该部分要求不超过500字,那么以450-480字的实际篇幅为宜。

有同学想,我看了几百万字的书和论文,又抄了十几万字的材料,那怎么也不能“一块肥肉埋在饭碗底下,吃得不明不白啊”,我得“炫耀”我的内容啊。“炫耀”没有问题,关键是不能让老师当你一手材料的阅读者,你必须要将加工过的最精华的部分展示给评审,否则你是纯粹浪费他们的时间。所以概括能力很重要,提炼能力很重要,语言组织能力很重要。比如“证券溢价发行规则在英国、美国、法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现状”,这样一句话其实概括起来就是“证券溢价发行规则的比较法介绍”,一下子将字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所以,对于长句子一定要学会向上提取“最大公因式”!

但是又不能简单为了控制字数而将项目申报书当做承载胡椒面的锅,均匀地把要说的话洒一遍。俗话说的好,“打蛇要打七寸一下就死”,否则你把蛇头斩了,都还有可能咬你一口。所以一定要突出重点,把有限的版面拿来介绍核心内容,套话、客气话乃至废话尽量少说,把自认为最有新意的,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集中展示。这跟教育部陈部长答记者问时说的一样,双一流建设本来就是一个非均衡质建设工程。所以项目书撰写也是一个非均衡质工程,必须特事特办,重点多说!

还有一个关键性心结需要帮助大家破解,有些同学写项目申报书像写说明书一样。项目申报书不等于说明书(重要的事情,只说一遍!!!),我感觉他恨不得把这个命题的前世今生,叔伯舅姨全部介绍清楚,其实这根本没有必要,因为连民事诉讼法上都有很多“无需证明的事实”,那么项目书也是如此,你不要怕评审看不懂,大家都是专业人士,只要前后有逻辑关联,对于一些结论可以看出来是引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自我论证,再或者是有根据的假设就可以了。毕竟项目书与论文不一样,更多的是有根据的做一些预期性的研究设计,所以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去写,这样会回到刚才说的那个问题“洒胡椒面”。这个问题被誉为本科生课题申报当中的“百慕大三角”!

▲▲▲▲▲

04

研究方法不能少,姿势花样要会玩

很多人认为人文社科研究,不就是看看书,看看论文,抄一抄,想一想,再自我加工一下就可以了。这个想法只能说是“too young too native”!正是因为大家的研究方法都很贫瘠,这才凸显了研究方法多样化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有点难的话,那么学科内部之间细分的研究方法也是非常值得多样化适用的,以法学学科为例,除了文献研究之外,还有社会调查,比较法考察,模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社会调查为例,我在《那些年,我做过的社会调查》一文中写道,社会调查不光光是发问卷,这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看菜吃饭,选择最合适你这个研究主题的调查对象,然后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社会调查方法。专门访谈,专题座谈,田野观察,同吃同住同劳动也是一种社会调查,因此不要简单地以为发几百份调查问卷就是做了个了不起的调查。

以发调查问卷为例,这其中也有不少学问,没有任何一种调查能够随便拉一个人来填调查问卷,也就是说任何一项调查都需要事先考察潜在的对象群体,只有针对性调查,才能保障问卷数据不会偏离真实情况。除此之外,如果多个类型的群体都了解相关问题,那么应当涵盖不同类型、层次的群体。再以乡村人民调解现状为例,我们在被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就首先排除了在当地居住期限短于五年的“外来人”和未成年人,并不是说未成年人丝毫不了解这一问题,而是由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社会阅历、认知能力较成年人而言都有所欠缺,因此基于成本和效率考虑,我们选择了本地成年人作为基础调查对象,同时要求对象尽可能涵盖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各层次群体,保障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本文不局限于社会调查方法的介绍,因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点击这个超链接《那些年,我做过的社会调查》去阅读那篇文章。

▲▲▲▲▲

05

该秀时当然秀,人生难得几回陈独秀

前面说了,大家不要为了秀自己的研究基础,导致“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看不见”。但是该秀的时候还是要秀,那么哪些地方该秀呢?

首先研究能力该秀一秀。当然秀研究能力不是炫富,你们家有一百套房子也说明不了你的研究能力,除非提前送一套给评审专家。要秀的是与本次研究相关的能力,比如要做比较法的研究,你们团队有没有英语八级的队员?有没有小语种专家。比如跨学科的研究,你们团队有没有其他专业的人士。再比如要写3万字的研究报告,你们团队有没有发表过文章的,喜欢练笔的。如果几个人连日记都写不来,那我只能跟你说“空了吹!”所以秀什么与需要秀什么是紧密不可分的,千万不要把自己那些与本次研究毫无直接关联的特长写上去,那种属于自我浪费。比如问你有什么特长,你写:“我腿特长”,那评审老师只能建议你去参加运动会了。

其次研究基础适当秀,将概括总结的研究基础而非一手资料突出出来。你们已经形成了对这个问题的系统化认识,体系化思考,perfect!这证明你们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要以为“摸着石头过河”是优点,当大家都修桥铺路过河的时候,你还摸着石头,那恭喜你,淹死的可能性最大!还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研究基础当中的一手材料该如何体现?有些同志总是不甘心如此风平浪静,总是本着“雁过留声”的想法要让评审知道自己为这个项目的申报可谓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恨不得跑到办公室告诉你,老师啊,你看我们做这个申报书,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点疲劳,你不能一点不给面子啊。好!你实在要表达,也可以,请学会使用数字,数字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很强的表达力。比如本项目组在前期研究过程中阅读专著类文献1000万字,论文类文献500万字,整理笔记30万字,在天南海北,天涯海角,五湖四海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访谈七大姑八大姨100人......这样一组数据的运用既生动又有力!

▲▲▲▲▲

06

计划安排如炒菜,火候佐料样样来

项目申报一般要求你写一个研究计划,这是为了你自我监督,对照计划工作,也是回到本文第一节,考验你研究的驾驭性,也就是说通过你的计划,看看你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工作。

所以项目书上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设计者一头热,吃饱了打嗝的时候设计出来的,任何一部分都有考察你的意图,因此为什么很多同学惨遭申报“滑铁卢”?原因就出在这些地方,而不是那些大家都会注意到的选题、内容问题。

研究计划一定要分阶段,一个完整的社科研究就好比做一道菜,你首先要分清楚这几个大的步骤:买菜(资料搜集阶段)——洗菜(资料整理阶段)——炒菜(主要研究阶段)——装入盘子(研究结果呈现阶段)。那么以炒菜这一主要阶段为例进行细分,如果炒这道菜预计30分钟,那么请问油入锅需要烧多久,然后放什么佐料,爆炒几分钟之后再放食材,爆炒几分钟再加水焖煮?因此,你必须明确每一个大阶段下的各个小阶段,你该做什么。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明白了。研究计划就像菜谱,怎么写最好?检验它的惟一标准是:按图索骥不迷路!也就是说给任何一个单纯第三人,他能根据你的研究计划假模假样的完成研究,当然至于研究质量,那是个人能力问题,最起码方向不会错!

▲▲▲▲▲

07

牛皮不能使劲吹,总吹一只牛太累

还是回到很多同学的这个疑问“社科类的研究似乎没什么可写的”,从前到后都很单调,项目书写到最后了,问你将预期有什么样的成果!

好,大家搬好小板凳,来看一群戏精的表演!根据我这么多年自我申报的经验以及帮助同学、师弟师妹申报课题的过程来看,这部分是各位脑洞开得最大的地方。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牛皮使劲吹。这类同学的心理是这样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管它做不做得到,我先把项目申报下来再说。以前,这类学生课题管理得不严格时蒙混过关,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现在各大高校的管理都非常严格了,国家和学校给你几千几万的课题费不是看你吹水的,因此你可以吹,吹得太远收不回来,那只能跟你say sorry,要不就撤项,要不就延期!所以,想通过说我把研究成果发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三篇CSSCI等牛皮来让评审过你的项目,那简直不可能,因为你有那个水平,都直接可以评副教授了,还来报这本科生课题作甚?

第二,总吹一只牛。这类同学的问题不是出在“吹”这个问题上,而是出在“一只牛”这个问题上!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呈现形式太单调,就写“发表一篇论文”。这句话还不如鸡肋,鸡肋还有点弃之可惜,这句话丢弃一点都不可惜。我们应当针对我们的研究具体展现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只是一种形式。创新永远不只是过程,结果也需要创新。研究报告、政府建议、商业模式、宣传手册甚至视频音频都可以。百花齐放,各争春色!

任何一种局限是对自我的囚禁!但是百花齐放不是让你乱放,一定得靠谱(重要的话说一遍!!!),不要创新成“葬礼上火辣辣的玫瑰花”,那就是笑话了。

▲▲▲▲▲

08

内容不好格式凑,让它美得不成样子

尽善尽美的意思就是实质和形式都要好!只注重实质或者一味哗众取宠地搞形式主义都是要不得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树大招风,都是这个道理。因此,写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课题申报书是一个不断协调和中庸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格式上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整齐,错别字,标点这些so easy的问题之外,大家还需要考虑字体、字号、行间距、哪里该加粗,哪里该分段,用几级标题等等很多问题,细节之处能否设计的简洁美观也是一个大学问。简洁不等于简单,美观不等于花哨。

当然,在格式上下功夫的主要目的是:方便评审老师阅读便利,不会看不清,更不会看乱,还不会看累!

▲▲▲▲▲

09

拿到模板捡到宝?不让范本变地牢

孙行者有一个本事,那便是用金箍棒随地划一圈,就成为了一个与妖魔鬼怪隔绝之地。我们何尝不想拥有这样一个宝物,在项目书撰写的过程中确实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宝物,但是有时候不好好利用它,反而适得其反!

在申报项目过程中,作为小白的我们会千方百计找到师兄师姐求教经验和以往做的好的模板范本,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任何模板和范本均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家再好,不一定适合你,而且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多内容、体例可能都已经过时,所以只能借鉴一些方面,而不能借鉴一些内容。也就是说可以借鉴没想到的方面,但绝不能照葫芦画瓢。

俗话说的好,照葫芦画瓢,画的再好也就八分像,这也说明了你如果一味模仿,那么你的水平最多只有80%。因此,不能让范本成为限制我们思考、创新的地牢,而应该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东西,做的比模板更好,成为下一个模板!

好了,文章写到这儿,就算差不多了,预祝大家立项成功!更欢迎大家多多分享青苗的各类经验贴,还是那句话,青苗——为青年学子服务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