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专家的独到见解,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路”
“水稻与鳖种养结合,鳖能摄食水稻病虫害,水稻又能将鳖的残饵及排泄物作为肥料吸收,实现稻鳖双丰收的目标……”日前,在第三届“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省级决赛现场,来自池州的选手张玲玲侃侃而谈。
9月13日至14日,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安徽省选拔赛暨第三届“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省级决赛在合肥举行。本次大赛主题为“创响新时代,共圆中国梦”,是人社部门发挥就业创业工作牵头职能,推进“双创”的一项重要举措。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大赛共吸引2100多个项目参赛,涉及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互联网TMT、现代农业等众多领域,参赛项目数创历史新高。参赛选手涵盖高校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经过各级选拔,35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省级决赛。
智远冷云公司负责人徐滕州参加了这场创业大赛。他告诉记者,听完评委的点评,自己对企业的销售方式有了很多新想法,“我是做技术出身,评委专家能从融资、销售等其他维度给予我更多的指点。一些专家的独到见解,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路。”
“这是个面向全省的大赛,受众面很广,自带流量,不少人都通过大赛知道了我们的‘高速公路团雾探测预警系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来自安徽中科天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汪荣表示,创业大赛对企业形象的提升大有裨益。
赵博文带来的参赛项目是量子电力质检仪。“我的专业就是量子测量。博士毕业后,我希望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推动技术向市场应用转化。”他告诉记者,之前团队研发是“闭门造车”,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把项目带到赛场,专家们可以从投资、市场等其他全新角度来评价项目,对企业发展有益。
“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自2015年开始,已经举办了三届,各市、县区共举办选拔赛200余场,全省共有4000多个项目参与。参赛项目数量不断创新高,项目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攀升,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典型,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此次全省创业大赛省级决赛,评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并由省人社厅授予“省级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称号。其中,9个优秀项目还将代表我省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赛。
“安徽支持创业的政策很好,创业这条路我走对了”
团雾,俗称高速公路的“流动杀手”,对交通安全极具危害性,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时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如何预防团雾造成的损失,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是汪荣团队努力攻克的课题。他们的“基于激光雷达探测原理的高速公路团雾探测预警系统”项目此次获得大赛的优秀奖。“我们这个项目是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主要是通过激光雷达探测原理,设计一套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预警系统并将其产业化。产品应用后,距离团雾3-5公里之外的车辆,能够得到预警信息做好防备,提高车辆安全性,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汪荣说,他们的产品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并上报国家气象总局,等待批复,最终投入使用。
“安徽支持创业的政策很好,创业这条路我走对了。”徐滕州告诉记者,他是山东人,在南京读完博士,萌生了做疫苗冷链保温材料的想法。在一次路演过程中,马鞍山市有关部门注意到了他的项目,积极与他联系,最终项目落地马鞍山。“政府积极帮我们找厂房、找资金,还免去了5年的厂房租金,让我看到了当地对创业者的全力支持。今年,我们企业刚刚起步,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徐滕州说。
据徐滕州介绍,他带来参赛的项目是“长时效疫苗冷链保温箱”,主要基于绝热材料制备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精准控温时间长达168小时,同时实现温度、位置等关键数据的实时记录,项目能够为疫苗中长途运输提供装备。“从3月份开始,我们的产品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平均每月订单增长70%-80%。”徐滕州说。
近年来,我省除了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加大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等,还不断提升创业服务,通过举办创业赛事、创业特训营等,为创业项目搭建对接平台。“以此次大赛为例,它给各参赛项目提供了展示交流、宣传推介、项目对接的平台。赛后,我们还将持续对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并在场地孵化、提升培训、融资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助力创业项目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壮大。”省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唐正亮说。
“不仅要实现个人创业梦,还要带着乡亲奔小康”
为了更好地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作用,本次大赛除了主体赛创新组、创业组之外,还专设创业扶贫专项赛。来自池州的张玲玲,凭借“稻鳖生态种养共生新模式”项目,获得了大赛创业扶贫专项组的一等奖。
“我之前在浙江接触过水产养殖,萌发了‘稻鳖生态种养’的想法,就四处寻找适合创业的地方,最终决定落脚池州。这里靠着长江,河流多,水质好,适合养鳖。”9月17日,张玲玲告诉记者。2016年9月,她成立公司经营水产养殖、销售及养殖技术推广服务。2018年,她着手开展“稻鳖生态种养”,次年成效初显。“以一亩田放200个甲鱼苗为例,每年每亩纯利润可达9000元。”张玲玲说。目前,公司有特种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2个,养殖面积达到370亩,2019年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860万元。
“我们还整合公司科技资源,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吸纳贫困户就业,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张玲玲说。
在张玲玲的带动下,2019年,范红太也尝试着在100多亩稻田里开展“稻鳖生态种养”。“我之前是做稻虾种养的,后来发现甲鱼的附加值更高。”9月22日,范红太告诉记者,他请了十多位贫困户来进行田间管理,“在我这儿,他们每人每年打工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
在省决赛中,“鲜米到家工程”项目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所谓鲜米,是指当年稻谷初碾加工在45天之内的大米。新米营养高,口感好。”项目负责人王宜坤说,稻谷现碾鲜吃,可以大大减少营养物质浪费,也符合当下消费升级新趋势。今年3月,王宜坤在庐江创办喜由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小区投放自助现碾终端和建立线上微商城,打造社区新零售。这一项目包括50万亩鲜米原粮基地订单种植建设项目、鲜米初深加工项目、鲜米冷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现碾营养鲜米进社区行动等。
“通过订单种植和溢价收购,我们可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户持续增收,激活稻米产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王宜坤说,下一步,他打算设立扶贫基金,开展消费扶贫,“不仅要实现个人创业梦,还要带着乡亲奔小康。”(本报记者 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