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当高昂的奢侈品傍上微信的朋友圈,而价格又无比心动,你会在朋友圈里点击交易吗?
回答“是”的还真有不少网友。
一连数日,有不少晨报粉丝向晨报官方微信平台(微信账号:whcbnews)曝料称:轻信朋友圈里的晒图照片,结果上了当,重金买回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结果却是高仿的A货。
官网上标价五位数的大牌包包,在微信朋友圈里800元就可搞定!昨日,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现,有人公然借助朋友圈叫卖高仿奢侈品。
昨日上午,一位读者向晨报85777777热线报料,自己的朋友圈里居然有人公然叫卖“精仿,1:1”的大牌包包。记者随后添加这位微信号“106****99”为好友,看到这位网友在其微信空间里发布的全部是各类名牌包包的图片信息和介绍,商品琳琅满目,目前国内市面上热销的大品牌箱包,应有尽有。
记者以买家身份与店主聊天,看中该店一家“B”牌机车大包,店主直言,该包为“精仿,1:1”,标价仅为800元。记者登录该品牌官网发现,此款包包正价为五位数。
淘宝客转战微信熟人圈
网友小玥告诉记者,两个月前,自己的朋友圈里几个不常联系的朋友,在微信里晒各类大牌包包、鞋子和化妆品等。这些商品都在照片后配了统一注明“价格问我”。
小玥看中了一款名牌包包,怀着试一试的心态付了款,两个星期收到商品很满意,她从此走入了微信“购物圈”。
无独有偶,一位家住硚口区的张女士在路边小店看中一款包包,没想到店家并不着急将商品推销出去,而是要张女士“扫一扫”挂在店铺显眼位置的二维码,添加其为微信好友。店主声称:“看中什么,都可以在微信上告诉我,立马下单去厂家订。”张女士扫了这家小店的二维码后发现,果然如店主所说,里面的大牌不少,而且留言的人非常之多,“生意很火爆”。
朋友圈里卖包月入八千
“朋友圈”之所以是“小”的商圈,是因为这个圈子是有限的,并不像京东、天猫一样是大型第三方购物平台。但不要小觑朋友圈,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抢占着消费群体,记者在微信中搜索好友关键词“代购”,马上蹦出“德国代购”、“英国代购”、“香港代购”、“水客联盟”等,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代购不到。所售商品也是层出不穷,名牌皮包、皮鞋、服饰、化妆品、各种限量版运动鞋、高档小孩玩具、原装进口奶粉等等应有尽有。
家住南湖的网友“小冰”,从事微信朋友圈代购已有4个月,用她的话说,现在还是“菜鸟”级别。虽然刚入行,可她的收入比起一般的小白领要丰厚得多。“小冰”店铺里所售的物品,多为海外代购大品牌的皮包,与国产“原单”大牌皮包,现在每月收入稳定在8000元左右,“还没有用心经营,否则收入会更好!”
小冰透露,店铺里所售的物品有的来自海外亲戚采买,这部分价格较高,也有来自广州的“原单”货,“价格低廉,销量很好。”小冰说,目标客户群体都是微信好友,在交流上更加亲切,成功率也很高,“基本上问价的,八成都可以成交”。小冰说,利用朋友圈营销,不用花大把时间维护,只需拍照,再坐等“朋友”问价即可。
七成网友厌恶朋友圈营销
你的朋友圈有被海量代购等商品信息所淹没吗?如果有,请考虑拉黑!网友“Qiao”家住武昌,她很反感“朋友圈”营销。这个月她已经拉黑了5位微信好友,黄女士说,“满屏幕的商品照片,有时候一人一天发几十条!”面对密集的好友商家攻势,大喊吃不消,只好拉黑了事。
记者随即在网上调查了60名微信网友,其中九成表示自己朋友圈中有营销好友,而43人表示对此法并不赞成。网友“张星星”说,朋友圈是好友间分享生活状态与乐趣,联络感情的桥梁,打着“好友”的招牌,行销售之实很不应该。
也有17名网友表示,朋友圈营销可以接受。网友“小佳”说,自己看中英国“Three Floor”一小众品牌的衣服,国内没有实体店,而网上的代购一件则需要三四千元,款式也很少,她找到一家朋友圈商家,不仅款式通过微信图片一目了然,价格相对正规网店代购更加便宜,对于“卖家”用“好友”身份一对一的交流,也觉得更加亲切,会继续选择“朋友圈”购买商品。
消协
不建议微信购物
武汉市消费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昨日受访时称,目前市消协还没有接到有关微信朋友圈上购物的投诉案例。这位工作人员坦言,他目前也关注到了微信朋友圈叫卖商品这类事。没有购物凭证,没有发票,维权起来非常困难。如果卖假货的朋友圈卖家,经举报有假货囤集仓库,工商部门可进行查处。但如果卖家仅仅是在朋友圈里晒发所谓“代购”照片,则难界定这种行为,而且交易为虚拟的渠道,不利于维权。
这位工作人员建议,如果要网购,一定选择成熟的、有第三方保护的网络平台。
律师
微信交易需谨慎
对于“高仿”奢侈品在微信朋友圈中销售,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吴良涛律师说,在网上公然叫卖“高仿”物品,其行为涉嫌侵犯名品的知识产权和非法经营。
其次对于购买方,如果该卖家在成交之前明确告知,所购买物品为“高仿”或”精仿”一旦出现问题,则购买方无法向原有品牌商家进行“退货”、“换货”等维权行为,对于购买方,由于交易对象为个人对个人交易,并非买家对商家,在购物后维权是否使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所争议,在购买了物品后,出现质量问题,很难实现三包与维权。
网购的风险一直都有,建议在第三方平台购物。”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