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中华烟上的“中华”两字是谁题写的?
对于平时抽烟的小伙伴来说,“来根华子”是挺好的一种享受。事实上,中华香烟从1951年创立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凭着独特的品味和魅力,赢得了“国烟”的美誉。
那么,大家在抽中华香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烟盒上的“中华”两个字是谁写的呢?
1950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悄然渡过鸭绿江,准备在几天后发动第一次战役,中南海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然而焦急等待前方战报的伟人,却抽空批阅了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送来的一份关于国内卷烟业发展状态的报告。
在报告上,他亲笔批示:
所有党政人员一律不要用外国及外商的纸烟,亦最好不吸私营纸烟。
批示寥寥数语,却成为中国卷烟业格局发生巨变的前奏。
事实上,伟人一直关注国内卷烟业发展状况。1950年初,他就曾向杨立三等人“抱怨”国产香烟质量不够好:
现在做的纸烟质量总比外国人制造的要差,要拿点好烟招待外宾,但纸烟两面没有中国字,都是外文,很不好。要一种较好的烟出来,不用一个外国字。
此一语道出中国卷烟业的现实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处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国营企业并存的历史过渡时期。
除东北地区外,上海卷烟业作为全国生产销售中心,此时却遭遇了史上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减产风波。
1949年,上海市内共有烟厂122家,有颐中、花旗两家外资企业,国营仅有中华一家,其余皆为私营企业。
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且基础良好的轻工业,新政权非常重视卷烟业的接管工作,为此专门建立烟草接管组。
根据上级要求,中华烟厂承担了生产“最好品牌香烟”的任务。
当时接受任务是以中华公司厂务科王承翰科长为主,朱尊权(中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和丁瑞康承担叶组配方等具体工作,共同研究生产工艺及原辅材料标准等。
曹达(原中华烟草公司副总经理)和搞工艺的同志精心研究设计卷烟配方,并做了一个无牌的样烟。做样烟时,为了安全起见,搞工艺的同志连着两天两夜都在厂里,由大东南烟厂的老板张春申提供美国烟叶AAB。
样烟做成后,由当时的华东工业部部长专程送北京,供伟人等中央领导评吸。中央领导评吸后,对这个样烟评价很好。
于是,中华就策划要给这个最好的烟起一个最好的名字。因为当时的公司名称是中华烟草公司,故这个品牌也顺乎其名,特为之“中华”。
品牌名字确定之后,还要给烟盒一个特殊的设计,重中之重是上面的“中华”两个字。
当时研发香烟相关人员在解放日报上征稿,轰动一时,有识之士的书画家响应的人很多,其中华东美协秘书长陈烟桥的设计脱颖而出,字好、设计的绘画商标也好,快速中标,众望所归。
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上图可以看出“中华”二字的书法写的是相当得不错的。力道遒劲,笔力雄健,挺拔俊俏颇有中华风度。
这里再简单说下陈烟桥,这个人的水平可不一般。除了“中华”俩字外,烟盒上的天安门城楼也是他设计、绘画出来的。
陈烟桥,1912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一个美丽的小村子。他的父母是客家人群中普通的一家子,陈烟桥是家中的老大。
在美丽的环境和浓厚的兴教重文的氛围下,陈烟桥年少时就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坚持作画,对美术极其热爱,并且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
卢沟桥事变后,学生们掀起了抗日的热潮,陈烟桥投身其中,因为很优秀所以成为核心。他的同学管梦菊是共产党地下党员,和陈烟桥多次谈论到地下共产党的诸多活动。
有一次管梦菊想请陈烟桥帮忙绘制宣传材料,共产党想让陈烟桥绘制油印画刊,好向工人们宣传抗日救亡图存。陈烟桥同意了,他还专门寻了一处隐秘的地方以避免搜查。
后来,陈烟桥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党员,在他的努力下,宣传抗日救亡的《民众画报》一直起着积极作用。
在后来的求学生涯中,陈烟桥受到鲁迅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中国木刻美术的中流砥柱,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1970年12月因故去世,只有59岁,相当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