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最近,云霄有位七旬老人,登上了“学习强国”App,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福建日报、闽南日报纷纷报道他的事迹,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云霄县年逾古稀的谢鹏志历时3年,自筹经费打造了一座小型纪念馆,见证了当年向东渠建设的激情岁月;馆内陈列直观富有创意,开馆一年便吸引100多个单位参观学习。
曾参与向东渠建设
向东精神纪念馆位于云霄县云陵镇元光路附近,馆内面积百余平方米。
4月12日16时许,记者慕名而至,一拨客人刚刚离开。“从去年5月开馆至今,已接待100多个单位的访客。”年逾古稀、满头银发的谢鹏志,就是自筹经费建馆的老人,也是纪念馆馆长和解说员,对向东渠的每一个故事都烂熟于心。
东山县是海岛,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从1970年9月起,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云霄、东山两县开始建设通往东山的引水渠道,名为“向东渠”。当时,云霄人民群众发挥共产主义精神,4万多名干部群众自觉投工投劳,洒下辛勤的汗水,和东山县1万多名干部群众一道,连续在工地上度过800多个日夜,从漳江上游延伸至东山海峡,劈开24座峰峦,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建起一条85.81公里长的向东引水渠。
“馆内陈列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以及当时的修渠工具,共计150多件,真实再现了那段往事,传播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大爱无疆的‘向东精神’。”谢鹏志1947年出生在厦门鼓浪屿,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下乡知青来到云霄,参与了向东渠前涂段建设。
“向东渠全程共有各种建筑440多处,其中包括18座总长7335米的渡槽,一座总长637米、外径2米的倒虹吸管,两条总长492米的隧洞以及2座长80米的滚水坝。”他说,“那时,主干渠挖掘、土石运输,都要靠人工一铲一镐、手挖肩挑完成。一天干下来,大家端碗拿筷子的手都是抖的,可从没听到有人叫过一声苦。”
自筹经费建馆
从修渠工到宣传员,谢鹏志再与向东渠结缘,已是数十年后。
2016年7月,云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号召全县人民学习“向东精神”。时年70岁的谢鹏志萌生一个想法——筹建一处向东渠主题展馆,让更多人了解、传播“向东精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此后3年,他不辞辛苦,自筹资金、自建场地、寻找资料,马不停蹄走在建馆的漫漫长路上。
为最大限度还原修筑向东渠的历史细节,他一一上门拜访向东渠工程的决策者和参与者,搜集整理他们撰写的回忆录和口述细节。
“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就是我刚从方泽叶那收集到的,她是当时的‘铁姑娘突击队’副队长。”他拿起照片激动地说,“在那个年代,物资人力缺乏,几百斤重的条石原料,都是靠人力运到施工现场,然后吊上一二十米高的桥墩上。一批有吃苦奉献精神的女子,平均年龄不到20岁,却成立了‘铁姑娘突击队’。”
他告诉记者,这3年来,他基本没有停下来过,遍访了洲渡、前涂、古楼等几十个偏远乡村,寻访参与建渠的民工、工程师以及因公牺牲的烈士家属,搜集散落各地的建渠黑白旧照,淘换来畚斗、老式钻机、打铁工具、独轮车等早年的生产工具。
向东渠建设工程施工组组长、高级工程师张意平,生前曾撰写一部《向东渠工程建设实录》手稿,来不及付印就于2000年辞世。这本《实录》因种种原因没能付梓印刷。谢鹏志没有知难而退,多次登门拜访张家后人。如今,手稿得以排版、设计和付印,就陈列在纪念馆内。
馆内还有一份国家级的荣誉证书特别显眼,这也是谢鹏志好不容易淘来的。这本证书是建渠期间发明运用的“石拱渡槽木拱架技术”,于1978年9月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科技成果奖,集中体现了向东渠建设者们的聪明才智。
正是他的这份执着,馆内的展品越来越丰富。
要让“向东精神”家喻户晓
在这些展品中,一份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向东工地战报》引人注目,虽有些破旧,但字迹依然清晰,基本保存完好。
这份《向东工地战报》4开两个版面,发行日期为1970年9月18日,由云霄县向东引水工程指挥部政工组编。当天该报头版刊发醒目标题“胸怀朝阳心向党、徒步远征建向东”,文章详细记录了向东渠工程建设过程。
“担心珍贵资料遗漏,我走遍了城关的废品收购店。前些天,其中一家废品收购店来电说收到一箱旧书物。”谢鹏志说,正是在翻看这箱旧物时,发现了这张珍贵的《向东工地战报》,如获至宝。
“老谢不容易,我为他点个赞。”云霄县博物馆馆长、三级研究员汤毓贤说,向东渠建设者们顾全集体的创造力和众志成城的大局意识与奉献精神,这一劳动奇迹所凝聚的“向东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如今,向东精神纪念馆已成为云霄县机关学校、社区乡村的党员干部们开展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的重要活动平台,每月接待访客量超1000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大型原创潮剧现代戏《向东渠》主创人员也组团前往纪念馆参观取经,邀请谢鹏志加入剧组文宣团队,为剧情排演提供文字资料、老照片、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帮助。
日前,谢鹏志又有了新身份——云霄乡村振兴讲师团成员。“要想让‘向东精神’家喻户晓,成为当地屹立不倒的精神坐标,就不能坐在这里等。”他说。
声明:本公众号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或单位机构所有,如果您是原创作者并不同意我们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云霄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