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养生 >

福建农民移师同和大肆造假烟

时间:2024-04-30 19:06:06|浏览:

福建农民移师同和大肆造假烟

假烟就是在这样的车间里包装好的。

福建农民移师同和大肆造假烟

福建农民移师同和大肆造假烟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荔华 刘丰果 邹捷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野文

一条硬盒中华烟卖65元,多买还能更便宜。在广州白云区同和镇麦地村的一个城中村里,多家档口都在销售这种超低价“高档烟”。记者接到报料后,经过多日暗访发现,这是一个假烟包装销售地。制假贩假者来自福建,他们每天从福建进散装假烟,经过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

昨日凌晨,白云区烟草、公安等多家单位联合行动,一举捣毁麦地村多家制假窝点,缴获假烟4000余条,案值25万元,还查获了两辆拉送假烟的汽车。

[小巷大秘密]

家家卖中华生人遭盯梢

4月7日夜晚,一名家住白云区同和镇麦地村的村民向记者爆料称:该村有几家包装销售假烟的窝点,每天都是晚饭过后就开始生产。他们将散支假烟装盒,再包装成条,打包成箱往外地发货。生产的假烟既有中华、五叶神等高档品牌,也有红梅、双喜等中低档香烟。

报料人还透露,这些制假者都是来自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和云霄县的农民,他们租住在麦地村的握手楼里,楼上就是包装车间。每逢周五晚上,就有一辆长途专线车开往福建秀篆拉散装假烟,第二天凌晨3时左右,返回广州包装销售。

4月8日,记者根据报料来到京溪路,经过长时间的打探,才找到隐藏在城中村里的麦地后街。街内逼仄狭窄,街道两边开满各种店铺,和别处不同的是,这里几乎每家店铺门口都有一个铝合金制作而成的小柜台,里面摆满了中华、五叶神等高档香烟,标价都是几十元一盒。

记者暗访遭人跟踪

从记者走进这条街开始,就一直有人在仔细打量记者,在与记者目光对视后,又急忙躲闪开了。几乎在每一个拐角处,都站立着几个男子,假装若无其事地抽烟,一言不发,但是眼神充满了警惕和狐疑。从记者走进第一条巷道时,身后就跟着一名中年妇女;走过了好几条巷道后,记者转身望去,中年妇女还躲躲闪闪地跟在后面。

记者在街巷走过,不时看到路边有闲散聊天的男男女女,操着闽南口音。

街巷口停放着一排约10多辆小轿车,以丰田和三菱居多,据报料人说,这些都是制假烟人的车子。

“中华”一条65元

在巷道深处的一间出租屋里,坐在烟柜后的男子告诉记者,他这里只卖高档香烟,一盒硬中华标价43元,如果买一条,可以优惠到每盒38元。记者表示只想买一条几十元的中华烟,男子将记者从头看到脚,然后慢慢摇摇头说:“我这里没有,我都卖38元一盒。”在另一条巷道边的饭馆门口的档口,一名女子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的硬中华都是真货,一盒43元。

记者留意到,附近居民多是收入相对较低的打工仔,但周边卖的都是几十元一盒的高档香烟,让人感觉有蹊跷。

记者随后拐入另一条巷道,看到一家烟酒批发部,店里一名黑衣少女说,硬中华一盒43元。记者说:“别的店都是几十元一条,上次买的那家商店今天没有开门,我才来你的商店买。”少女仔细看看记者,似乎放松了警惕,站在楼下喊:“爸爸你快点下来。”几分钟后,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走了下来。

男子询问记者来历,记者谎称在广州生活多年,每次回家都要来这里买烟送人。男子听完后终于放松了戒备,笑着说:“你要的是假中华啊,那你早说啊!假中华一条65元,多要还能便宜。”

[店铺做幌子]

下午才开店 货架却空空

4月10日早晨,记者再次来到麦地,和前一天下午比起来,街巷的人明显少了许多。

在这条街巷,很多店铺不论是挂牌吃饭的,或维修的,还是卖烟酒的,早上都不开门。附近一家广东饭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关门的店铺一般下午才开门。村里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说,这些铺面其实只是一个幌子,他们真正的生意都是晚上在出租屋里包装假烟。到凌晨5点左右,他们才停止工作。

下午两点,店铺陆续开门。记者发现,有的店铺里货物非常稀少,有的甚至只摆了几张沙发,货架上空空如也。遇到生人走进店铺询问,他们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冷漠表情。村里的知情人说,店铺其实都是用来望风的,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给楼上通风报信。

[夜晚“谈生意”]

保镖在望风 名车来接货

4月10日夜晚8时,记者再次来到麦地村。夜晚的麦地村异常热闹,所有的店铺都洞开大门,很多男人都站在店铺门口抽烟,眼光逡巡着每一个从面前走过的人。

记者向巷里走去,看到每一条巷子的路边都停满了车,一直排到了斜坡顶。这些车大多很高档,既有奥迪、凌志,还有奔驰和凯迪拉克。知情人说,这些高档车的车主都来自闽南。

记者找到前日联系的店铺,中年男子要求先缴纳押金,多少都行。记者提出是否可以先买两盒,以鉴别口味。中年男子同意了,两分钟后,他拿了两盒香烟递给记者,收取了五元钱。

晚上11时,这里的交易进入了高峰期。一些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的纸箱都被送到了临街店铺里。然后,有一些车子开到店铺门口,双方一句话也不用说,就开始搬货了。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骑着电动车过来,车上也放着一个纸箱。记者问孩子:“烟——怎么拿货?”孩子很警惕,记者又说:“上次从这家拿过货。”孩子放松了戒备,用一副很老练的口气说:“要看你拿什么货了,货不同价格当然不同。你刚开始拿货就多跑几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