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优先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基本原则,将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应对复杂严峻总体就业形势,加快建立健全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再次被摆在突出位置。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等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今年以来,我国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增多,反映在就业问题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部分群体就业压力加大,总体就业形势可谓复杂严峻。2022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是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也为历年最高,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同时,就业结构性失衡更加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错配、隐性失业显性化、传统行业中低端就业岗位减少、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就业岗位转移流失较多。
此外,稳就业还面临着规模性失业风险增大、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减弱、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仍存短板等诸多新的挑战。“双减”政策下教培行业群体的转型和再就业压力较大,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用人需求紧缩产生大量再就业需求,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破解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为稳就业保就业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全面稳定的必由之举,也是现阶段实现就业优先的集中体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重点在于健全综合施策、构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优化就业服务、探索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
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基础,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危”与“机”的辩证关系,抓住并用好“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综合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基本条件,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根本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应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使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成为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构建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壮大新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开发更多技能型就业岗位;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制造业就业新增长点;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拓展新就业形态,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资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有效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最大程度上保证就业岗位的供求平衡。
实现就业优先不仅要努力扩大就业容量,还需要着力提升就业质量。新发展阶段,更加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是实现就业优先的题中应有之义。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环境改善等方面,成为提高就业质量的重点环节。应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和竞争力,切实打通职业发展的通道。加紧开发创造更多、更新、更好的就业岗位,以更体面的工作、更高的工资收入、更全面的社会保障、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平衡的工作生活、更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
稳就业,关键在稳企业。市场主体稳定有活力,就业大局就能稳定有扩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
当前,要发挥国有企业在稳就业中“定海神针”作用,这是我国稳就业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发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作用,这是我国稳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城镇存量就业的80%和新增就业的90%岗位。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对象,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但同时又是脆弱群体。近段时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小微企业运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账款难收、融资难求、人流物流难畅通等问题突出。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关键在于为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稳岗扩岗提供更大支持。近年来,党和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退税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政策措施一再加码,就业优先导向明显。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达产,加快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减负纾困政策,加大政策扶持特别是金融扶持,帮助尽可能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留住“青山”。
当前,面对一些超预期的不利因素,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提质加力。继续降低创业的门槛,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使市场主体更快捷涌现,发挥好创业带动就业的传动和倍增效应。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完善政府创业引导基金、市场风投资金、政策扶持小额融资等多渠道创业资金投入机制,提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的直达性和有效性,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对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对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加快大规模留抵退税进度,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为稳增长、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失业风险应对,加强统筹施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同时,发展壮大新动能,充分发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在就业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将经济转型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就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应着眼重点群体扎实推进充分就业,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强化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促进机制,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集聚区,吸引农民工等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积极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工作,探索更为灵活、更为多元化的促进残疾人就业方式。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为就业带来的新机遇,持续拓展就业岗位。当前,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岗位不断涌现,新就业形态日渐增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的亮眼表现,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统计数字显示,包括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1/4多。坚持放开搞活和规范发展并重,顺势而为补齐短板,有助于促进灵活就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提高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就业质量,方能更好发挥新就业形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作用。
就业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支持产业发展、壮大就业帮扶车间、鼓励返乡入乡创业,有助于拓宽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渠道。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必须加快培育返乡创业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空间。整合市场资源,加快建设集渠道、平台、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返乡创业电子商务生态链和生态圈,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输出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步伐,培育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强化对劳动者技能素质的提升,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实现就业优先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必须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力举措,也是解决“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关键之举。党和政府在精准施策、暖心服务上下功夫、出实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搭建企业和劳动者高效对接平台,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不断提高就业供需对接效率。目前,我国逐渐形成了一支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逐步提高的技能人才队伍,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在科技不断进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一方面需要加强职业技能提升体系的顶层设计,强化职业技能提升的政策制定,进一步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及时调整培训目录,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业补贴标准,发挥培训补贴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大力支持产训结合,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就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关键在于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与培训链有效衔接。必须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引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多元化供给,多管齐下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通过支持开展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增加技能培训的公共性公开性和公益性,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推动普惠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结合,方能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每一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