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我们接下来详细对比一下科创板50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科创板50指数是2020年7月22日发布的,它的编制规则也已经做了详细的披露,编制规则中最为核心的是目前很多公司上市不满一年,原则上未来要满一年才能够纳入指数。冥冥之中有天意,四年前的同一天(2016年7月22日),我们的产品创业板50ETF(159949)正式上市。我想科创板50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不仅代表两个板块核心的资产,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时间上有这样一个巧合。
1、编制规则上,科创板50指数基本选择了市值大的前50大公司作为成分股,创业板50指数则从创业板100大公司里面,剔除掉一些借壳上市的公司,接着选择前50支流通性好的公司。有些投资者会问这个指数编制方法看起来和主流指数不一致?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所有大的宽基指数都是选择规模大,并兼顾流动性,我们这个指数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剔除了一些非核心的资产。
2、行业分布上,截至2020年7月22日,创业板50指数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医药生物行业,占了32%,第二大是电子行业,第三大是传媒行业,第四大是电气设备,第五大是计算机,第六大是通讯,这六大行业包含了94%的权重。按照行业惯例,如果按照自由流通市值确定各行业权重,科创板50指数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是电子,其次是机械设备,再其次是计算机,接着才是医药。在二者之间如果做一个行业对比,创业板50指数在医药上远远高于科创板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中很多重要的成分股如迈瑞医疗也都是医药行业的。二个指数在行业上有一些不同,这和他们板块的各自特点有关。
创业板50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有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东方财富、沃森生物、爱尔眼科、亿纬锂能、智飞生物、泰格医药、康泰生物和信维通信,这些公司多数在所属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科创板50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为中微公司、澜起科技、金山办公、虹软科技、睿创微纳、中国通号、南微医学、安集科技、传音控股、容百科技,为什么科创板50指数没有包括最新上市的一些大公司?因为指数编制的规则是这样的,在总企业数少于150家时,新上市的公司大概率要在6个月以后才能纳入指数,而当超过150家时,要一年以后才可以纳入指数,这是科创板指数纳入规则所决定的。
创业板已经有十年多的历史,在这期间,创业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12年到2015年间的行情,因为中国当时正在进行互联网(4G)的普及,中小盘股票迎来了巨大的上涨,当然也酝酿了较大的泡沫。在经历过熔断之后,我认为创业板已经进入了价值投资的阶段。2018年下半年,我们也给市场发出了重要的信号,创业板经过十年的发展,多数成分股都是新兴行业的,是创新驱动的,是可以重点关注的。
3、市值分布上,截至2020年7月22日,创业板50指数中有4家公司市值超过了1000亿,譬如宁德时代大概4000多亿,迈瑞医疗大概4000亿,东方财富大概2000亿,过500亿的有10家,300亿到500亿有6家,只有6家公司小于100亿。对比来看,科创板50指数只有6家公司的自由流通市值高于100亿,而创业板50指数只有6家公司的自由流通市值低于100亿,二者在市值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也就说创业板经历了十年多的时间,积淀下来的只有6家公司自由流通市值低于100亿,这是市值的对比,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数据。
但是,创业板50指数在整个创业板市值里面的覆盖度是非常高的。我们可以看到创业板50指数覆盖了整个创业板50%的市值,实际上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数。以上是两个指数市值的分布情况,以上是一个客观的数据,科创板50指数因为刚刚发布,新成立的板块是需要市场对它进一步的价值发现,当然也有一些大的公司虽然上市了,但还没有进入这个指数。因此整体来看,创业板50指数的市值远大于科创板50指数。
4、市场的代表性上,科创板50指数的140家公司的自由流通市值占整个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40%左右,创业板50指数虽然只有50家公司,而整个创业板有接近830家公司,但创业板50指数的自由流通市值占据整个创业板也达到40%,这一点让人想起了纳斯达克,如果把这两个板块都比作“中国的纳斯达克“,当期来看,创业板更具有纳斯达克的一些特征,因为它的头部公司集中度很高,市值、规模、流动性各个方面也已经有十年的沉淀。未来,科创板50指数也会集聚一批优秀的企业。
从当前来看,创业板的集聚效应和市值规模特点都是与纳斯达克比较相近的,譬如纳斯达克中的前五家公司占了45%的市值,在过去的十年时间中,前20家公司贡献了整个净利润的90%以上,确实头部效应非常明显。这让我们想到了一点,为什么科技型公司的头部效应会越来越集中?另外,既然这么集中,为什么又放开大范围的上市?其实这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放开上市,是给企业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机会,会有一些企业走出来,会有一些企业做大,会有一些企业成长性非常快,也有一些企业有可能被退市,这都是市场化的选择,纳斯达克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这也是上面讲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市场化,市场化给了企业很好的空间。
我们还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科技创新的时代,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不仅仅是科技公司会如此,整个社会其他公司都有类似的迹象。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由于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掌握科技技术的公司、能够在科技上进行研发投入的公司,往往是具有资源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也能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募到资金,从而支撑大量的研发投入。公司的并购能力、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对市场的开拓能力、新技术的应用能力都会越做越大,会集聚市场中优秀的资源,所以才会有龙头的集中效应。这也是我们团队2018年之后大力推动创业板50指数的原因,其是从800多家公司中精选的50家有影响力的公司,集聚效应坚定了我们推动创业板50指数的信心。
从上面提到的很多维度看创业板50指数,其在2018年以后都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指数。到7月22日为止,创业板50指数今年上涨了68.8%,去年上涨了53%,过去一年上涨了110%左右,成立以来,创业板50ETF在2019年1月最低价到过0.42元,现在已经达到了1.1元。(数据来源:Wind)7月创业板50ETF的规模最高达到过150亿元,7月22日时为134亿元。这个基金产品获得很好的成功,跟创业板本身经历的四个投资阶段和中国宏观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是密切相关的。
很多投资者关心估值和盈利的问题。实际上,创业板市场经过2018年到2019年的大幅度出清以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业板50指数中的部分公司逐步变为了被市场检验过的优质公司。从今年一季报看,由于科创板有一些企业上市的时候没有盈利的要求等因素,创业板50指数相比科创板50指数的ROE水平和销售净利率水平都相对更好,创业板50指数一季报的ROE为10.49%,科创板50指数一季报的ROE则为5.83%;创业板50指数一季报的销售净利率为13.85%,科创板50指数一季报的ROE则为11.61%。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研发投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将指数中所有成分股的研发投入之和除以营业收入之和作为研发投入占比指标的话,科创板50指数与创业板50指数该指标均超过了5%,而沪深300指数则仅有1.16%。(数据来源:Wind)这是一个客观的数据,能充分体现两个指数创新、创造的特点。
从今年的收益情况来看,从去年年底到7月22日的收益率,科创板50指数是49.72%,创业板50指数是68.8%。(数据来源:Wind)对于波动率,由于科创板50指数是一个增量改革,作为新的板块波动要高于创业板50指数。从去年年底到7月22日的年化波动率,科创板50指数为52%,而创业板50指数在35%。(数据来源:Wind)同时,两个指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大概在0.81%,因此整体来看,上涨和下跌时,大的方向和趋势相对接近。
总结而言,今天的路演总共讲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站在宏观角度,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从长周期看待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创业板与科创板注册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第二部分内容从中观层面主要介绍了两个50指数的差异点,不同点和相同点。两个指数在定位上有所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创业板是“存量+增量改革”。目前两个板块的估值都比较高,创业板50指数静态的估值是100倍,科创板50指数是86倍,当然两个指数的盈利数据也有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还讲了一些细微的差别,包括两个指数的行业分布、市值特点等,整体来看,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值要大于科创板50指数。(数据来源:Wind)
总体来看,两个兄弟指数都是非常好的指数,能够比较好地代表中国的创新科技特点。相对于科创板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在波动性、市值大小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也很突出,两个指数都可以作为投资者选择科技创新的标的。
当下,创业板50ETF上市正好四周年多一点,它的流动性也非常好,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额超过了16亿元(数据来源:Wind),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创业板50ETF(159949)。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蛋卷基金@江涛@今日话题@银行螺丝钉@养基司令@ETF大学@晴空聊基@小5论基@华安基金-许之彦@不明真相的群众@指数基金@基金三人行@养基笔记@青春的泥沼@老豆说@养基司令@望京博格@炒基蛋@指数基金投资@影纱$上证指数(SH000001)$$创业板指(SZ399006)$$创业板50(SZ159949)$@杨铭k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