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各高校要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和创业就业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 [1]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创业就业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正确定位自己;了解就业创业过程中所必备的技能;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深入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力;从多角度了解社会、把握社会进而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就自己的就业创业梦想。
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力推进创业就业教育,鼓励毕业生灵活就业,积极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进而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了大学生的择业质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
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内容体系
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启蒙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生涯规划意识,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基本概念,认识到职业发展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环境认知和职业设计,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和环境,从而做出职业决策,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提高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明确目标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制定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计划,并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技能,包括沟通表达、人际交往、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
求职过程指导:引导学生搜集、分析和利用就业信息,掌握简历撰写、面试,求职礼仪等技巧和方法,了解就业权益保护的知识,学会求职过程的心理调适和自我保护。
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和全面发展。
传统创业就业教育的弊端
我国各级行政主管和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问题,许多高校为此而相继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活动,使创业就业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创业就业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
对创业就业教育的观念认识错位
许多高校对于创业就业教育还不够重视,对创业就业教育在学生求职就业中的作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就业指导教师和学生对就业创业活动本身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出现重视专业学习而轻视创业就业教育的现象。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在形式上一般采取设置选修课或必修课的方法,然而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讲授的内容多为就业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选用的教材五花八门,没有切实可行的统编教材,特别是创业教育,往往用一本教材囊括全部创业理论,不能系统讲授符合社会实际的创业内容、方法、步骤和技巧等等。
创业就业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创业就业教育是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教学,其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高校具有这两种素质的师资还十分缺乏。并且,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理论的传授而轻实际操作,学生处于被动的接授过程,创业就业教育内容模式陈旧,造成学生虽然学习过了就业创业课程,可仍然无法进行就业创业的实践和运用。这就是说,现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缺乏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3]
创业就业教育的拓展
教育对象的拓展
实施创业就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就指出:“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世界各国也有目的地将就业和创业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中去,如美国从小学至大学乃至研究生,都普遍开设了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泰国在基础课程中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新西兰在教学大纲中设置有就业创业类课程。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在北京、河北、辽宁、四川、湖北、江苏等6省(市)进行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业就业教育的项目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4]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开拓创新,在竞争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用创新精神开创出自己的事业,已成为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创业就业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必修课程。
教育内容体系的拓展
将就业和创业知识、心理品质培养、能力训练等渗透到相应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如在小学阶段的“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可渗透“职业与生活”“职业与社会”的一般常识;在初、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中可渗透“职业与人生”、“职业与创业”的基本知识。
教育形式的拓展
建立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不断增加其综合性、设计性和实践性,并密切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更新实践项目。
(1)模拟现场教学。实践出真知,现场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途径,能够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有重要的帮助。
(2)综合实验教学。基础实验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方法,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主要教学目标,强调基础性、综合性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实验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重视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专业实验课程独立开课,在专业课程实验中积极开设综合性大实验,可以有效地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贯通起来,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