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本报讯 “他的成功,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借鉴。”昨日,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鲍勇主任表示,《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系列报道中很多创业者的事例很典型,如有可能,希望能与本报合作,举行一场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会。
鲍勇主任说,“今年是大学生创业年,我们一直在寻找全省大学生创业典型,想举办一个创业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新安晚报的这组策划恰恰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和参考,如有可能,教育厅想联合新安晚报举办全省的大学生创业事迹巡回报告会。
安徽大学学生处黄烈副处长读完本报报道后表示,“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个全国性话题,但目前大学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遍的创业意识还不强,所以我们要营造“创业文化”。安大学生处一直很支持并配合学生的创业活动。
连日来,众多渴望创业的学生纷纷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想近距离接触这些大学生创业的先行者,并和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创业历程中的辛酸和喜悦。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完成心愿,本报将于近日举行“首届新安大学生创业论坛”。届时,我们将邀请李艳、杨华亮等大家熟悉的大学生创业者、教育界人士、知名企业高层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我们也同时欢迎那些还没有被记者发现的大学生创业者与我们联系,让大家一起分享您的创业经历。相关线索提供电话:0551-2636945,2639488。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勇 蒋楠楠 刘中礼 向凯 袁星红 集体采写
李艳的电话被打“爆”
本报3月24日“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策划报道中《养兔子的美女高材生》报道推出后,主人公李艳这些天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慕名打来的电话。 因为这些电话大多是全省各地的读者通过记者要来的手机号码,记者于是赶紧向李艳道歉,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李艳笑了起来,“确实太多了,每天要接二三十个电话,不过也没什么,还得感谢你给我免费宣传呢。”
李艳就是那种特别活泼健谈的人,还没等记者说出想法,李艳就主动提出“你们应该搞个创业大学生交流会”,让创业路上的大学生坐在一起交流经验,“我也能从中学到点东西。”
李艳说现在挺忙的,因为报道出来后,来访的客人特别多,昨天在区里开会时关了手机,很多想向李艳取经的粉丝打不通电话还发个短信抱怨这个女老板“耍大牌”。李艳说她特别抱歉,她是非常愿意和同龄人交流的,“这两天好多人来我这参观,我接待时都挺开心的。”
当记者邀请她参加本报的大学生创业论坛时,李艳一口答应,表示没有问题。“我愿意把自己的感受给大家分享,也希望从别人那里汲取更多的经验,毕竟我也是刚刚起步的人,我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信心,并从大家那里获得更大的信心。”
杨华亮决定准时赴约
在校生杨华亮的创业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昨日,杨华亮给记者打来电话,自己的创业经历经媒体报道后,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杨华亮告诉记者,靠盒饭创业曾是自己的一个创意。目前他注册成立的建材公司也获得了很多成果,他们承建了一些小区,还参加了大型的建筑工程,工程业绩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很多学生都来找他,请他介绍创业路上打拼的经验。
听到本报将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时,杨华亮很高兴,答应准时赴约:“这个论坛相当于给了我们一个交流和碰撞的平台,我们通过平台,肯定能学到一些成功者的经验,也能获得很多商机。”
■报道之后
——首届新安大学生创业论坛
没有什么不可以
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