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云霄霄(www.wx10.com)网站
温度是关键变量
瓦利苏尔实验室称,其对175种痤疮治疗产品进行了初步GC-MS分析,其中99种含有BPO。而这99种含有BPO的产品中,有94种在未经任何高温孵育的情况下含有苯——倩碧、适乐肤、Up&Up和Clearasil等品牌的一些痤疮产品也被包含其中。
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了致癌物清单,一类致癌物清单中,苯赫然在列。不论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还是我国药监局,对于化妆品内苯含量的标准规定均为不得超过2ppm(2mg/kg)。
从检测结果来看,美国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倩碧被检测出的苯含量超标200倍,英国利洁时旗下Clearasil相关产品超标150倍,强生旗下露得清和欧莱雅旗下适乐肤多款产品则超标2.5倍~5倍。某些产品中的苯含量甚至有可能超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限制的苯浓度限值的800倍。
听起来很吓人,复旦大学生理学博士、成分控创始人鲍峰指出,所谓致癌风险的并不是BPO,而是在高温情况下生成的苯存在致癌风险。
温度是上述检测结果的关键变量。瓦利苏尔对痤疮治疗产品周围空气中的苯也进行了具体检测,发现如果是未开封的产品,在约37.8°C的环境中保持约17小时,会泄漏大量苯。部分BPO产品如果处于37°C温度条件下,在几周时间内会产生超过几十ppm(百万分之一)的苯;在50°C温度条件下则会产生几百ppm的苯;而如果处于70°C温度条件下,BPO产品包装就会发生破裂。但据化妆品存放要求,过氧化苯甲酰通常需要密封储存在避光、阴凉处,据我国相关规定,相关产品储存温度不应超过20℃。
针对瓦利苏尔的检测,雅诗兰黛向21世纪经济报道回应称,其品牌组合中的任何产品都未使用苯作为成分,BPO是一种经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常用痤疮治疗成分,但它并不是苯,按照预期使用是安全的。英国利洁时集团也发布声明称,所有Clearasil产品在按照标签上的指示使用和储存时都是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瓦利苏尔的检测方法曾遭受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质疑。监督管理局表示,独立实验室应采用与药品生产商相同的流程进行检测,而这种流程往往比瓦利苏尔现行的检测方法成本更高。
瓦利苏尔则支持自己的检测方法,并指出自己获得了某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证。虽然该组织为包括药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制定了检测准则,但目前检测结果尚未得到权威机构证实,具体结果仍未可知。
大牌化妆品早有先例
其实,大牌化妆品和日用品成分安全问题早有先例。
早在2021年,宝洁公司就因产品检测出苯而宣布主动召回在美国生产的潘婷等四个品牌的部分干发喷雾类产品。有媒体在201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强生公司几十年来都对其滑石粉产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石棉知情,并面临数千起致癌诉讼,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2013年。
证券文件和法庭记录显示,包括欧莱雅、香奈儿和露华浓在内的其他爽身粉制造商也面临诉讼。2012年,加拿大环保组织报告指出,其测试了49个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发现,雅诗兰黛旗下倩碧品牌的幻真控油粉底液含有砷、铍、镉、镍、铅和铊6种有毒物质,知名法国品牌欧莱雅的Bare Naturale睫毛膏,也被检测出含有同样6种有毒物质。另外,宝洁公司旗下的“封面女郎”品牌的超完美眼线笔也含有铍、镉、镍和铅。
目前,涉事品牌纷纷发表声明回应争议,称此次风波不涉及中国消费市场。
3月8日,雅诗兰黛发表声明称,雅诗兰黛在中国销售的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欧莱雅的内部人士曾表示,适乐肤的一款祛痘洁面也卷入此次风波,但是该款产品并不在中国国内销售。
3月9日,适乐肤回应称,产品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消费者可放心购买使用。同日,露得清也表示,品牌产品采用的成分符合中国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产品通过相关安全性测试,可以放心使用。
但对声明,仍有不少消费者不买账,“奇怪了,在中国的都合格?”“感觉是在回避问题了,没问你合不合规,是问你有没有这些成分。”同时,很多消费者也对雅诗兰黛旗下其他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好吓人啊,雅诗兰黛的小棕瓶以及口红我一直在用啊,要不要紧?”
面对新的质疑,雅诗兰黛目前仍未作出具体回应。
安全不可忽视,监管仍需加强
对于BPO的安全问题,我国国内的监管机构其实早有定论。
目前,我国祛痘化妆品严禁使用BPO,在国家药监局2021年5月修订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中,就含有过氧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但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 修订版)》,BPO是可以作为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药物,该指南也提醒,使用中可能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建议从低浓度和小范围开始使用。
我国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化妆品标识管理》也规定,化妆品必须标明所有成分,且所标注的名称要按照加入量排序排列,进口化妆品也不例外。目前涉事产品虽在中国并未销售,但在很多跨境代购网站仍有踪迹,部分甚至处于热销状态。
类似案例还有添加了“氢醌”的美白产品。氢醌在国内属于药物却在国外归为化妆品。海淘的美白产品里,很多都是含有氢醌的OTC,浓度从2%~5%不等。甚至还可能有更高浓度的处方药。这类产品很容易造成皮肤刺激、敏感,严重的脱皮、发炎、甚至造成色脱(例如白癜风)。
“这次美国独立实验室检出的BPO超标给我们的警示是,还是要区分好化妆品、OTC、处方药。” 鲍峰认为药物需要在药师或医师的帮助下购买和使用。另外国内也可参考国外成熟的做法,在改善痤疮的护肤品标签上醒目地标注是否含BPO,帮助消费者区分成分。
至于从海外渠道海淘回来的化妆品,其监管体系复杂,出现安全问题追责困难,鲍峰提示消费者应尽可能购买在中国境内注册和备案的,经过审批和监管的产品以保障安全性。
记者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成分的关注越来越高。像成分控、美丽修行、护肤问莫嫡等公众号时常解析化妆品、护肤品成分内情,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而中国消费者在成长的同时,无论是早年还是今天,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大牌们屡屡被质疑时,只会回应称其出事产品不在中国销售,或者所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严格符合中国政府的相关规定,似乎对成分安全的重视不足。
无论品牌态度如何,市场和消费者最终会做出自己的选择。不久前,因日本排海事件,化妆品安全问题舆情全面发酵,“SK-II神仙水涉核污染”话题数次冲上热搜。尽管宝洁公司公开回应,表示所有SK-II产品生产符合中国市场监管要求,但此类风波,仍对SK-II品牌的市场表现造成严重影响。最新财报显示,SK-II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下降了34%。
信誉是品牌的重要资产,单靠一纸声明回应消费者质疑,恐怕难以长久。